发布者: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 时间:2023-05-08 阅读次数:1689
在可以买球赛的正规app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成绩优异、勤奋求实;他们潜心科研、志存高远;他们勇于追梦、砥砺前行。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榜样的力量。
学习交流,善假于物
应用经济学2017级博士生 李振
导师:吴柏钧
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9年校优秀学生干部、2019年社会工作三等奖
学术研究需要广泛的交流和深入调研,站在前人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读博期间,导师吴柏钧教授不仅会定期组织师门进行学术研讨,还会为我们提供参加学术会议和调研的机会,并鼓励我们要将现实问题上升到科学问题。
学术研究与人生一样,在探索与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和未知。于我而言,这段时光显得尤其漫长。在求学的前几年,除完成带有“确定性”的课程学习外,对于“不确定性”的学术研究,在发表上收获甚少。前期文章的单篇拒稿次数,甚至突破了两位数。“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成了这时自我鼓励最多的话语,激励着自己不断提升学术素养,提高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在长时间的积累和对文章反复打磨后,论文最终得以陆续发表在《Ecological Economics》《Energy Policy》《Applied Economics》《经济经纬》《财政研究》等期刊上。正是这些经历和挫折,让我开始重新认识和理解学术研究,遇到拒稿和修改时能够客观对待,当作是论文完善的机遇,不再轻言放弃。
同舟共济方能乘风破浪
管理科学与工程2019级博士生 张硕
导师:马铁驹
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0年校优秀学生、2020年优秀三助奖
每一位科研人都是一缕孤独的灵魂,但并不意味着只能自己一人单打独斗,齐心协力方能披荆斩棘,同舟共济方能乘风破浪。在我学术起步阶段,我的导师马铁驹教授将所有的积累和领悟倾囊相授,让我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着手,慢慢建立起自信,并找到学术归属感。马老师带领我进入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领域,通过科研项目指导我学习和科研的方法,并且总会鼓励我向着领域内顶级期刊奋斗、追求更高水平的进步。
科研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条道路上必将遭遇失败和挫折,而调整好心态正确地认识这一切,在不断试错中,才能追寻到正确答案。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期刊《Energ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cological Indicators》上累计发表了六篇论文(4篇为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累计影响因子为55.031。毕业后,我决定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以进一步推动我的研究事业。我将努力在本研究方向上深入钻研,希望未来学成归来后可以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科研精神
管理科学与工程2020级硕士生 周妍
导师:陶峰
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2022年学业一等奖学金
研究生阶段,同学们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通过课题研究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能力。此外,科研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研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充分休息,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科研效率。而良好的科研精神则可以让我们在紧张的科研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避免因为外界因素造成压力过大而影响到自己的科研状态。
科研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但我们要始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会取得成功。科研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要善于总结,在科研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当我们遇到瓶颈时,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查找资料。当我们研究出结果后,要学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找相关领域内的人进行交流探讨。
不怕失败,放平心态
管理科学与工程2020级硕士生 雷鹏
导师:楼高翔
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2022年学业一等奖学金
做科研要面向现实需求、顶天立地。坐得住凳子,沉得住心思,耐得住寂寞。导师楼高翔教授经常说“做科研要面向现实需求,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是指学术研究要有创新性,“立地”是指科研要有实际和理论价值,要解决实际问题”。在确定研究课题后,我关注更多的是政府官网的政策及现实中的问题,并从中梳理出论文的核心问题。
不怕失败,放平心态。论文的发表一般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大都经历过被拒稿。每一次拒稿都是对心态和信心的考验,比如怀疑自己写的论文质量不行、创新点不够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调整心态,把每次拒稿的意见看作对论文的优化,因为审稿专家的意见大都是中肯的,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进一步优化论文,可以让论文质量提升一个台阶。
坚持钻研,全面思考,善于找出突破口
应用经济学2020级研究生 胡海燕
导师:蒋志强
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2年国家奖学金、2022年一等学业奖学金、2022年校优秀学生
初期的文献阅读阶段是枯燥的,我的生活中充斥着枯燥且难懂的英文文献、经历着略显痛苦的实验室“996”打卡、参与着疫情也阻挡不了的每周组会……而当我开始由浅入深地学习编程软件,将理论用于实践,看着混乱的数据在自己的代码运行后变得规整可用,看着极端金融风险模型成功拟合出参数,绘制出的结果图表在一次次的调试下变得合理,我内心开始充盈着满足感和自豪感。
科研是一条艰辛的赛道,它和课程学习截然不同,不一定能通过努力研究出有意义的结论。大多数科研项目的结果都是未知的,有坚持钻研、全面思考,善于找出突破口,灵光一现,再加上恒心毅力,才能有所成就。对此我无疑是幸运的,遇到了非常负责的导师,我们会讨论研究框架、交流科研进展、一起攻克代码难题,在此非常感谢我的导师。现今虽然我已成功毕业,科研学术也离我远去,但我相信在硕士时期培养的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潜心研究的科学家精神也会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远。
撰稿:吴筱菲 王洁雨
审稿:蒋志强 董海艺